首页 > 图片库 > 最新推荐

2018年北京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全面铺开

全市各级公共法律服务室建设完成80%

本站发表时间:[2018-02-06 ] 来源: 首都政法综治网 作者: 于平平

2月5日下午,北京市司法局召开北京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会议。记者获悉, 2018年,北京市将全力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、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平台、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平台、公共法律服务项目平台等“四大平台”建设。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各领域各群体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。

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包括市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、区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、街道(乡镇)公共法律服务站和社区(村)公共法律服务室。该实体平台的建设将为百姓提供提供现场与预约服务、人工与智能服务、指引与受理服务等多种形式并存的公益性法律服务,让群众只进“一扇门”,就能办理公共法律服务“所有事”。2018年全市各区街道(乡镇)公共法律服务站、社区(村)公共法律服务室建设完成80%。2019年完成市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和16个区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设、实现各区街道(乡镇)公共法律服务站建设、社区(村)公共法律服务室建设全覆盖。

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平台综合运用云计算、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,通过门户网站、手机APP、微信公众号等渠道,有效整合法治宣传、律师、公证、司法鉴定、法律援助和人民调解等公共法律服务数据资源,为群众提供法律事务咨询、法律服务指引、法治宣传教育、法律法规与司法行政案例查询、信用信息公开等全流程、全天候、全地域的高效法律服务。

2018年完成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平台功能设计和部分功能建设,预计2019年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,实现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平台与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、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平台和公共法律服务项目平台的深度融合。

2019年,全市还将完成“12348”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平台建设。该平台是将“12348”法律咨询综合服务平台升级为“12348”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平台,为习惯使用电话获取服务的群众提供“一站式”公共法律服务。满足群众在法律咨询、纠纷调解、法治宣传、法律援助等方面的法律服务需求,成为普及法律知识、方便群众办事、解决群众问题、化解矛盾纠纷、了解社情民意的综合平台。

据了解,北京还将建设社会化的公共法律服务项目平台,服务领域涵盖政府决策、信访接待、村居自治、群众普惠等,提供项目包括律师、公证、司法鉴定、法律援助、法治宣传、矛盾调解、特殊人群帮教、商事仲裁等,逐步形成公共法律服务的产品体系。2019年完成基本服务项目的征集研发和评标入库工作,项目平台正式启用,并向社会公开发布。

此外,北京市司法局将集成司法行政法律服务项目,提供多种公共法律服务产品,发挥平台功能作用,全面实施法治宣传育民工程、法律服务利民工程、人民调解为民工程、矫正帮教安民工程、法律援助惠民工程、视频会见便民工程等“六大民生工程”。


[供稿单位: 首都政法综治网 ]   [责任编辑: 李祺 ]